農會穀倉農業
農業:
今日的鶯歌區,已難找尋昔日的農業純樸,取而代之的是陶瓷業的傳統情深。然而,鶯歌的發展史上,農業對於鶯歌常民生活的重要性卻不容抹煞,各種農產品更曾是鶯歌居民賴以維生的寶物。
農會穀倉:
大正 6年(1917)鶯歌信用組合成立後,為替當地農民服務,以清水紅磚及檜木等建材興建碾米場,將農民收成稻穀碾製成精米。在農耕技術及稻米品種不斷改良下,中南部碾米場為提高產能,一一擴建並新增機具,但鶯歌農會碾米場仍保存當年設備與規模,碾米設備2006年已停止運作,並於2008年拆除。
建築特色:
碾米廠外有清水紅磚砌成立面,內部三層穀倉設計除有檜木製的門窗及樓梯,每間穀倉還保留一根長柱型中央竹,讓碾好的精米久放也不致發霉。